更新时间:2024-01-05
深冬时节,内蒙古卓资县从城镇到乡村,到处都是银装素裹的美丽景象。远眺,大雪覆盖的重峦叠嶂间,深绿色的松林、褐色的桦稍、线条优美的灌木带,与皑皑白雪相映成趣;近看,以大黑河为主干的各条支流,晶莹剔透的冰层下,暖水潺潺,与冬季农田基本建设的轰然机声、农家圈舍里牛羊鸡犬的嘻戏声、田野间啁啾鸟鸣声,交织成一组悦耳的天籁之音。全县3119平方公里土地上,大自然经受了严冬的考验,尽显北疆绿色生态屏障的冬月壮美。
这就是卓资县各族人民,在县委、县政府的领导下,众志成城践行“五大任务”,交出的一份合格答卷。
践行“五大任务”之初,卓资县在全县上下,开展了广泛深入的宣传教育。县委中心组认真学习,深刻领会其精神实质,明确贯彻落实方向和着力点。随后在全体党员干部大会上,传达部署学习提纲和学习内容。县委宣传部、组织部等相关部门,抽组人员,分赴全县各乡镇、村居、社区,开展“五大任务”学习宣传贯彻落实工作,各学习、培训网格将“五大任务”的内容编辑成言简意赅的短文短篇,逐层发布。文化科技教育系统,将“五大任务”的内容编印成册,送到村、组,演出单位将“五大任务”编成戏曲,巡回全县宣传演唱……
深入到位的宣传教育,极大地调动了全县干部群众践行“五大任务”的思想积极性,大家齐心协力抓落实,力争早日把“五大任务”变成累累硕果。
践行把内蒙古建设成为祖国北疆重要的生态安全屏障这一重大任务,县委、县政府坚持生态开发与保护并举,主攻山河增绿主体战。各地本着宜林则林,宜草则草、宜灌则灌的绿化原则,植树造林,种树种草。到2023年,完成山区柠条种植6万亩、沙棘种植4万亩、乔木造林2万亩,巩固退耕还林成果4.26万亩,防治森林病虫害11万亩,山区绿化面积达到90%以上。
在扮靓山区绿色屏障的同时,县委、县政府上下协调,投入大量资金和人力,引进先进科学技术,对卓资山镇境内的华电发电厂进行供热转型升级改造,不仅实现了火电发电污染源零排放,而且为全镇两万余户居民,疏通了热水循环供暖管道。此举取消了两万余户居民的烧煤火炉、烧煤炕灶。各乡镇社区,紧密结合全县乡村振兴工程,对偏远山区不宜生活居住的2000多户农民异地搬迁到县城的新居安置区,进行妥善安置,之后对退出人口的无人村,进行土地恢复、绿化。在常住人口的乡村,全面清理了残垣断壁,硬化了道路,取缔了传统旱厕,换上清洁公厕。居民集中的城镇建起了污水处理厂。在工矿企业绿化亮化工程建设上,各企业在“双碳”达标的同时,积极打造“生态园区”和“花园工厂”,城区、园区、村居一片靓丽。
聚焦把内蒙古建设成为国家重要农畜产品生产基地这一重大任务,卓资县大力实施高标准农田建设,累计埋设输水地埋主管道33公里。在平川作业区,开展田、水、林、路、村网格化建设,打造集中连片现代化农业种植区。全县加大政策扶持力度,制定种业发展规划,建立健全了种业发展基地,良种繁育遍地开花。兴鑫种业、润丰种业、绿苑种业等公司在卓资县落地,2022年,卓资县被认定为“国家级杂粮杂豆区域性良种繁育基地”。卓资县从土地优化、种子培育、播种、田间管理、到收割归仓,全部实现了机械化。2023年,大榆树乡民丰马铃薯规模化种植区,应用现代化种植技术,种植的9000亩马铃薯、3000亩玉米、4000亩燕麦、2000亩西兰花,以及内蒙古善景源农牧业有限公司种植的3000亩小颗粒藜麦,亩产量均创历史新高。2023年,卓资县粮食总产量比去年增长26%。
入冬以来,全县封山禁牧、科技备耕以及清洁能源建设,农畜产品基地巩固、建设等进一步扎实推进,“五大任务”逐步见到成效。在畜牧业基地建设方面,全县建成了十八台镇哈力盖图千头肉牛“出户入园”规模化饲养基地、大榆树乡5000只“托羊”集中饲养基地和金城洼全智能生猪饲养基地等,卓资县的农畜生产基地建设,进入了一个稳固推行、良性循环,科技含量高超的阶段。